第7章 三人的微妙关系
三人休假组队游完后的周一回院上班,林悦瑜明显感觉到张伟的“攻势”升级了,像初夏骤然炽热的阳光,直接而热烈。
不再只是让任逸风“顺路”,而是每天变着花样亲自送到她工位——灌汤包、生煎、精致的西式三明治,还总附带一张写着“元气满满!”或“加油,悦瑜!”的便利贴。
只要有需要协作的工作,张伟总是第一个举手和林悦瑜搭档,热情洋溢地帮她搬器械、查资料,甚至在她给病人做穴位按摩时,在一旁拿着小本子认真“学习”,目光却总黏在她身上。
午休食堂、下班电梯口、甚至周末去中医大学旁听的路上,张伟总能“恰好”出现,然后顺理成章地陪她走一段路,讲着科室里新发生的趣事,或者他新发现的某家好吃的店。
林悦瑜无法拒绝他的热情,那笑容太干净,太有感染力。她享受着这份被重视和呵护的感觉,就像在寒冷的冬日里突然得到了一捧暖炉。
但每当张伟靠得太近,或者眼神过于热切时,她心底总会不自觉地掠过那个在古镇给她书签的冰凉指尖的温度。
相比之下,任逸风则像沉入深潭的静水。他依旧严谨、专业,是那个值得信赖的组长。
他如常指导林悦瑜的专业操作,讨论病例方案,对她提出的中医见解给予客观评价。
只是,他不再轻易触碰她,好像在刻意躲着她,哪怕是指点操作时的必要接触,也变得更加短暂和克制。
林悦瑜却能敏锐地捕捉到他目光的痕迹。当她专注地给病人做熏蒸时,能感觉到背后那道沉静的目光;
当她在会议室发言时,抬眼总能迎上他琥珀色眼眸里的专注倾听;
当张伟又送来早餐大声说笑时,他常常只是淡淡瞥一眼,便低头继续处理文件,但下颌线的弧度似乎会绷紧一瞬。
那份“静水深流”的守护并未消失。她发现办公桌上偶尔会多出一份最新的中医期刊,正是她提过想看的;
一次她加班到很晚,桌上不知何时放了一份还温热的、她喜欢的糖水;
刘敏试图在科室会议上再次质疑她负责的一个项目数据时,任逸风只用了几句话和一份详实的报告就让她偃旗息鼓,全程没有给林悦瑜开口辩解的机会,却已为她扫清了障碍。
他像一座沉默的山,存在感极强,却将所有汹涌的情绪都封存在冷静的外壳之下。
那份距离感,让林悦瑜感到安心,又隐隐有些失落和……焦灼。
他们三人的微妙关系在不断变化。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医院团建。
张伟像只精力充沛的大型犬,拉着林悦瑜拍照,划船,在栈道上奔跑,笑声爽朗,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感。
他自然地帮她背包,递水,擦汗,处处彰显着体贴。
任逸风则更像一个沉默的观察者。他走在稍后一点的位置,拿着相机,偶尔拍下湖面的飞鸟或远处的风景。
当张伟和林悦瑜并肩说笑时,他往往会停下脚步,目光投向更远的湖面,侧影显得有些孤寂。
林悦瑜几次回头想叫他一起,却被他周身那股“请勿打扰”的沉静气息阻隔。
林悦瑜的心像被拉扯着。
张伟的阳光和直接让她感到轻松快乐,驱散了不少过去的阴霾;
而任逸风那份深沉内敛的引力,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她,让她忍不住想去探究那份沉默下的真实。
她试图靠近任逸风,问他摄影的技巧,他却只是简单指点几句,目光在她被张伟逗笑的脸上一掠而过,便又恢复了疏离。
午餐时,张伟忙着给大家分烧烤,任逸风则安静地坐在树荫下,拿出随身带的笔记本写着什么。
林悦瑜端着一盘烤好的食物走过去,看到他本子上并非工作笔记,而是一幅速写——潦草的线条勾勒出湖面的波光和芦苇的剪影,角落里,隐约可见一个穿着浅色衣服的背影轮廓,长发被风吹起。
林悦瑜的心猛地一跳。那个背影……是她吗?
“任组长画得真好。”她轻声说。
任逸风合上笔记本的动作快得几乎带起一阵风,神色平静如常:“随便画画,打发时间。”
他接过她递来的盘子,低声道谢,却没有邀请她坐下。阳光透过树叶缝隙,在他眼睫下投下小片阴影,也藏起了所有可能泄露的情绪。